歷史上最美的10個實驗 內容簡介
《歷史上最美的10個實驗》是令人無法抗拒的書,出自《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George Johnson之筆。書中描繪了人類科學史上10個最精彩的實驗——那些好奇求知的靈魂,孜孜不倦地向著大自然發問。直到獲得干脆明確的答復。
我們可以看到伽利略在測量地心引力時,用歌聲的旋律標記時間;牛頓小心翼翼地將針插到自已的眼睛和眉骨之間。以了解光如何在視網膜上產生感應;威廉·哈維在胳膊上系上繃帶,通過觀察繃帶上方動脈的搏動和繃帶下方靜脈的腫脹從而證明血液在循環;路易基·加爾瓦尼給切開的蛙腿施加電流,想要知道肌纖維抽搐反應的生理機制;而巴甫洛夫完成了他那些著名的實驗,使狗在音階上升的旋律中分泌睡液。對于他們來說,勤奮獲得了獎賞。在真理閃耀的剎那間,困惑一掃而空,而對自然的全新認識躍入眼簾。
這些生動的故事記錄了人類不懈探索未知世界的足跡,給后來的人們以深刻的啟發和教益。
歷史上最美的10個實驗 目錄
1 伽利略物體的運動方式
2 威廉·哈維神秘的心臟
3 艾薩克·牛頓顏色之謎
4 安托萬-洛朗·拉瓦錫包稅人的女婿與近代化學
5 路易吉·伽伐尼動物電
6 邁克爾·法拉第深藏的科學
7 詹姆斯·焦耳世界是如何運行的
8 阿爾伯特·邁克爾遜在空間中迷失
9 伊萬·巴甫洛夫測量不可測的
10 羅伯特·密立根在邊緣領域
后記 第11個最美麗的實驗
譯后記
插圖出處
歷史上最美的10個實驗 精彩文摘
當你扔出一塊石頭,接住一個皮球,或是試圖跳過一道籬笆的時候,你頭腦里根深蒂固的、無意識的那一部分——小腦會毫不費力地勾畫出運動的基本定律:力等于質量乘以加速度,每個動作都產生了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然而,這個最基本的物理學知識,卻被頭腦中較新、較高級的那一部分,產生智能和自我意識的大腦封鎖了起來。人可以像貓一樣優雅地跳躍,卻無力解釋平方反比關系的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對闡明物體運動的法則作出了第一次雄心勃勃的嘗試。物體下落的速度正比于它的重量——重的石頭會比輕的石頭更快到達地面。對于其他類型的運動,例如在一個桌子上推動一本書,或者在田地里犁耕,必須提供一個持續的作用力。你推得越用力,物體就會運動得越快。撤下這個力,物體將會停止運動。
這樣的解釋聽起來似乎是合理的,但是,顯然是錯誤的。
設想如果你把書放在一塊冰面上,而后給它一個平緩的推動力,將會怎樣?它在推動力消失之后仍然可以繼續運動很長時間。(當有人問起為什么箭在離弦之后可以繼續運動時,亞里士多德的擁躉們說這是因為箭一直被其后跟上的氣流所推動。)如今我們知道,如果沒有其他物體的阻擋和摩擦的削弱作用,物體將會一直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1磅(約為454克)的物體和5磅的物體,如果在同一時刻落下,也將同時到達地面。伽利略為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 我的微信
- 掃一掃加好友
-
- 微信公眾號
- 掃一掃關注
-
2019年1月27日 下午3:04 1F
比薩斜塔
2020年10月19日 上午10:16 2F
謝謝老板慷慨的分享。老板發財。
2020年10月31日 上午4:09 3F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感謝老板分享!
2020年10月31日 下午5:30 4F
看看